從老婆的角度講:現(xiàn)在不是二十年前了,講衛(wèi)生,讓孩子少生病少受罪,大人也更輕松,怎么這么簡單一件事就是教不會呢?要帶孩子就好好帶,別把孩子當豬養(yǎng)行不行?
從公婆角度講:我三個兒子,另外兩個兒子的娃也是這么帶過來的,怎么你家孩子就更精貴了?我這么大老遠的跑過來幫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還幫忙幫錯了?
從丈夫角度講:我爸媽多年習慣,讓他們改確實很難?你這么看不慣,怎么不讓你爸媽過來幫忙帶呢?你爸媽過來,我絕對不挑刺!
這三個人誰錯了?誰都沒錯!所以才有那句話“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因為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是有理的。
這個事沒辦法掰扯明白,想要過日子,得稀里糊涂一點。這邊么老人已經(jīng)回老家了,今后也不會過來常住的,樓主盡到自己當兒子的責任,比如贍養(yǎng)費、醫(yī)藥費,和另外兩個兄弟分攤,而且醫(yī)藥費要多攤一點,因為不能身旁照顧,人家多出了力,你就得多出錢。并且跟老婆強調(diào),關(guān)于贍養(yǎng)和醫(yī)藥費,岳父母那邊一視同仁。咱們都是當父母的,好好盡孝,也是給孩子做榜樣,以后讓他孝順我們。
平時少來往,兒媳婦維持表面的禮貌就可以了,不用強求她真的拿公婆當父母。
如果以后想生二胎,一定讓岳父母過來幫忙,絕對不要讓自己父母來,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