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的故事連載
學校午餐(Lunch Time)后,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本子,叫Lunch Time Book,可以創(chuàng)作。
我女兒直接把它當成連續(xù)劇來寫,雖然有大量的語法及拼寫錯誤,期末的時候還是得到了老師的盛贊!
▲nono的故事連載
回國后,在與一些訪學美國的同事交流時發(fā)現(xiàn),美國的很多小學也是采取全科教學的形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有大量的涂涂畫畫。
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視覺通道的形象記憶和思維能力,大大降低學習的負擔,學起來當然輕松很多。從知識可視化的角度看,兒童的涂涂畫畫有一個專業(yè)一點的名稱,叫啟發(fā)性草圖(Heuristic Sketch)。

在認知功能上,小朋友們的涂鴉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人物里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手稿是一樣的,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思考和交流。
思考圖Thinking Map
近年來,很多歐美的教育家開始倡導在涂涂畫畫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結構性更強的東西。其中一種做法是引入思考圖(Thinking Map)。
該圖由美國學者于70年代提出,共分圓圈圖、樹狀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流程圖、復雜流程圖、括號圖、橋圖等八種類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不同類型的思考圖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說雙氣泡圖(Double Bubble Map)就是用來做比較的。下圖是小朋友們比較一下蘋果和南瓜有什么異同之處。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將各種類型的思考圖與兒童的涂涂、畫畫和寫寫結合起來,可以進一步提高兒童對材料的記憶和邏輯分析能力,讓理解更有深度,表達更有條理。不管是看似隨意的簡單涂鴉,還是增加了結構性更強的思考框架,這些都屬于前文提到的知識可視化方法。
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已有越來越多的老師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中的非線性文本教學,以包班制為特點的全學科教學,都有越來越多的內(nèi)容涉及上述知識可視化方法。
請點擊下方文字鏈看更多文章:
1.導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么?
2.在“涂涂畫畫”中思考
3.涂涂畫畫的國際學校-1
4.涂涂畫畫的國際學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