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跑丟的這24小時,是22年以來,我們爺倆第一次分開這么長時間。”
之后的日子里,老人每天都會按時來醫(yī)院陪著它。
他趴在小寶耳邊呼喚它的名字,哪怕它在昏迷中抬了一下眼皮,老人都能激動到滿眼淚花。
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花哥決定去老爺子家里看看:
一間不算大的屋子里被雜物堆滿了,幾乎沒有地方下腳。
但它們,在老爺子眼里卻都是寶貝:
只要賣掉這些,就能給小寶和笨笨買排骨吃。
因為好朋友的突然失蹤,16歲的老笨笨總是提不起精神。
沒辦法,老人只好帶著它一起去醫(yī)院探望小寶。
或許是心疼來回奔波的老人,也許是放不下同樣年邁的老伙伴……
總之,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老人的一聲一聲呼喚中,小寶醒了過來。
醒來就有爺爺燉好的排骨吃↓
也在老人的鼓勵下,一點點站了起來。
它邁著艱難的步伐,向自己最愛的主人走去……
其實聽完這個故事,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向來聽話的小寶為什么突然掙脫牽引繩,獨自跑掉?
可能,22歲的它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了,不忍爺爺為自己難過,
才會選擇獨自離去的吧。
可當它在昏迷中聽到爺爺在叫自己的名字,又拼了命地想醒過來:
“其實我也舍不得,我想多陪陪你。”
出院的那天,小寶早早地穿戴整齊。
而老人也是如約而至,帶上笨笨一起接他們的老伙伴回家。
那日陽光剛剛好,既不刺眼,也沒有藏得嚴實。
老人和狗狗們的步伐沒有那么輕快,慢慢悠悠,卻很安穩(wěn)。
對于很多獨居的老人來說,兒女常年不在身邊,寵物反倒成了他們精神上的慰藉:
它們,可以是逗老人笑的開心果;
可以是被老人寵溺的小寶貝;
可以是一起玩鬧的老伙伴;
可以是惹人疼愛的“小乖孫”;
更可以是相互依靠的家人……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他們來說又何嘗不是。
“說好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行。”
愿我白發(fā)蒼蒼,依然有你相伴在身旁。
最后,我想說的是:
狗狗再好總歸是不能完全替代我們對老人的陪伴,有空;丶铱纯。
別忘了帶上狗狗愛吃的小零食,否則,可能像我一樣被我媽趕出家門…
來源:狗與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