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
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余光中
泉州,別稱鯉城,因古城形似鯉魚得名,又因曾經(jīng)古城內(nèi)遍植刺桐樹,也被稱為刺桐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如今的泉州,名氣上比不上隔壁廈門,行政地位上不如省會福州,但GDP常年居福建省首位,吊打廈門和省會福州20多年。
這還不夠凡,更凡的是歷史上的泉州。
唐朝時泉州港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海上絲綢之路從這里起航。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輝煌無比。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馬可波羅稱它為“光明之城”,在《馬可·波羅行紀》記載: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里,貨物堆積如山。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除了經(jīng)濟高度繁榮,泉州也是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古城。
發(fā)源于泉州的南音,是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古漢族音樂,世界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
泉州話也是十分有意思,泉州人把“進來”叫做“入來”,“曬太陽”叫“曝日”,“鍋”叫做“鼎”,這些都是古代漢語用語,讀起來音韻高雅,古色古香。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前段時間,網(wǎng)上有個梗:
閩南人,你叫他六點起來接明星,估計沒什么人,
你要是叫他六點起來接神明,四點他就到了!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來了泉州才發(fā)現(xiàn),這真不是胡侃,泉州是一個神明“密度”極大的地方。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圣人。”800多年前,大儒朱熹的這幅楹聯(lián)生動地描繪出了泉州各種宗教文化和諧共存的畫面。
開元寺—東西古塔擎天立,桑開白蓮夢中來
開元寺位于西街,是福建省內(nèi)最大的寺廟。開元寺始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初名蓮花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齊名。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傳說,開元寺的原址是唐朝大財主黃守恭經(jīng)營的一大片桑園,有一天夜里,黃守恭夢到一個僧人向他尋要園子,黃守恭說“你是個出家人,要園子做什么呀?”和尚說:“建寺院。”
結(jié)果三天后,滿園的桑樹突然都開出了白蓮花。黃守恭便舍園建寺,命名“蓮花寺”。

▼大雄寶殿的“桑蓮法界”匾額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寶篋印經(jīng)塔 

寺內(nèi)的大雄寶殿用近一百根巨型石柱支撐,俗稱“百柱殿”,又傳聞興建之時,有紫色的云霧籠罩在大殿上,因此又名紫云大殿。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泉州是中國唯一留下印度教寺遺存的城市。在大雄寶殿后回廊的十六角柱上可以看見印度教的神話故事圖案 。據(jù)記載,這是明代重修開元寺時,從一座已坍塌的印度教寺廟移用至此的。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這些故事大都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以及《羅摩衍那》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殿前臺階腰部還嵌有獅身人面像等石刻

凌空而起的東西兩塔,東邊的叫做“鎮(zhèn)國塔”,西邊的是“仁壽塔”,塔高40多米,是我國最高的一對石塔。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每層塔身外壁的石像各有不同,自下而上逐層分別為諸天神將、羅漢、高僧、 菩薩、佛尊,一共八十尊。

西街—一條古街千年史
從開元寺的南門走出,便是西街了,西街是泉州市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qū),早在唐朝開元盛世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唐垂拱年間,開元寺建成,香火繚繞,一時間信眾云集,于是在寺前就自然形成了繁華熱鬧的街道,這就是西街。1300多年來,這條街的位置、格局、風貌,始終保持當初樣子。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上千年來,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這里落腳,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多種文化在這里交匯,西街見證著見證泉州古城的滄桑巨變。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西街以東的鐘樓是泉州的地標,鐘樓高13.8米,由留英設計師設計,與東西塔遙遙相望。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如今的西街既有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筑,也有時尚活力的新網(wǎng)紅店,一路上小吃攤遍布,人車雜行。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天后宮——媽祖文化,溫陵圣廟
自唐代以來,泉州海交貿(mào)易的日趨繁榮,涂門街上的天后宮,是曾經(jīng)人們遠航的見證。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天后宮為我國現(xiàn)存建筑規(guī)格最高、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媽祖廟,有著“溫陵圣廟”的美譽。

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以及東亞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據(jù)記載,媽祖原名林默,誕生于莆田湄洲島,排行家中老幺,自小聰慧過人,后因救助海難逝世。后來,航海的人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人們便把她尊為海上女神。
泉州有上千個神明,但最親切的就是媽祖。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泉州天后宮始建于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官府常在此為出海商船舉行祭海大典。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天后宮前的宋朝德濟門城墻遺址 

泉州府文廟—歷經(jīng)千年風霜 凝聚古城文脈
文廟,又稱孔廟、夫子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廟建筑,明清時期,全國計有文廟2000多座,到了明、清時期,每一州、府、縣治所所在都有文廟。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泉州素有“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的美譽。泉州府文廟現(xiàn)存格局形成于宋,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建筑藝術(shù)的結(jié)合。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主殿大成殿殿前檐下的八根浮雕盤龍石柱,造型優(yōu)美,風格古樸,為全國現(xiàn)存文廟所罕見。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檐柱之上,斗拱層疊,梁枋縱橫,飾有飛禽走獸、花卉草木等,為典型的閩南建筑特色。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大成殿上的龍形護剎 

清凈寺—中國最古老伊斯蘭教寺
在閩南,“轉(zhuǎn)角遇到神”很正常。出了文廟不遠處就是伊斯蘭教大寺—清凈寺。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清凈寺,初名圣友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回歷400年。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清凈寺整體為石構(gòu)建筑,大都是花崗巖石與輝綠巖石,頗具中亞風格。據(jù)說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堂制成,借以寄托阿拉伯信徒的思鄉(xiāng)之情。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一千年來,清凈寺歷經(jīng)戰(zhàn)亂和地震,高大的阿拉伯式門樓依然高高矗立著。而作為禮拜大殿的奉天壇原有巨大圓頂,因地震已崩毀,原來的12根石柱礎(chǔ)也只剩下9根殘柱。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關(guān)帝廟—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廟
再次踏入繁華的涂門街,與清凈寺相隔不到百米,就是關(guān)帝廟了。
一條街上文廟、關(guān)帝廟、和清真寺比鄰而居,不禁令人感慨這座城市包容萬方的姿態(tài)。
關(guān)帝廟是福建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武廟。最初廟內(nèi)主祀關(guān)羽,后于民國三年廟內(nèi)增祀岳飛,它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著名古跡之一,也是國內(nèi)少見的祭祀關(guān)羽和岳飛于一祠的廟宇。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整座廟宇紅磚青瓦,飛檐翹角。木雕、泥塑和石雕精美絕倫,屋脊剪瓷龍雕,充滿著力量感,各種花鳥走獸造型各異,形態(tài)逼真,令人目不暇接。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在很多人心目中,關(guān)公是神通廣大、有求必應的神明,所以關(guān)帝廟可以說是是泉州市區(qū)香火最旺盛的廟宇了。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不論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職,泉州人都要到關(guān)帝廟抽簽,希望得到指點,以求心理上獲得安慰。所以從廟外很遠處就能看見關(guān)帝廟青煙裊裊,香火濃郁。

宋泉州市舶司遺址—全國唯一的舊海關(guān)遺址
在水門巷竹街,有一塊滄桑的石碑靜靜佇立,上書大字“宋泉州市舶司遺址”。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泉州港興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中葉。北宋年間,朝廷設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到明朝中期,市舶司遷往福州,現(xiàn)僅存遺址。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如今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市舶司石碑,成了全國唯一的舊海關(guān)遺址,也成了泉州港繁榮的歷史見證之一。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遙想當年,船只就是從這里進入中國海關(guān),接受檢查的,只是馬可波羅說的“船舶往來如織、貨物堆積如山”的盛況難再尋了。

承天禪寺—古佛燭香清幽境
沿著整條街都被樹蔭遮著的南俊巷往南走,就能看到承天禪寺了。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在五代時,這里為節(jié)度使留以效的南園,后改建為佛寺。宋時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偉,有榕徑午陰、偃松清風等承天寺十景,素有“閩南甲剎”之稱。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歲月蹉跎,興衰交替。如今的承天寺環(huán)境清幽,古木參天,是鬧市難得的一片園林緣地。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流連其間,有一種步步脫俗,漸漸悟道的意境。寺外是凡塵雜事,寺內(nèi)是古佛燭香。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清源山—“老子天下第一”
傳聞道家始祖老子在函谷關(guān)寫完《道德經(jīng)》后,便騎著青牛,西行而去,《史記》上說是“莫知所終”。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相傳老子來到清源山里在這里升仙 
關(guān)于老子出關(guān)后究竟隱居在何處,一直眾說紛紜,但泉州的清源山卻憑借是中國保存下來的體積最大,雕刻技藝最絕,年代最久遠的道教老君石刻造像,著被文史界戲稱為“老子天下第一”。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景區(qū)內(nèi)風光秀美,湖光山色,不勝清幽。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山上的南臺寺始建于唐,歷代均有修建。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洛陽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在泉州洛江區(qū)與惠安縣交界的洛陽江上,橫跨著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橋,它就是由宋代著名書法家、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陽橋。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洛陽橋,又叫萬安橋,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chǔ)的開端。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所謂“筏型基礎(chǔ)”,就是在建橋時現(xiàn)在江底河床拋置大量石塊,形成矮堤,然后再用條石面向上游迭砌成船型的橋墩,以減輕退潮水流的沖擊。
相傳,隋末戰(zhàn)亂,大批河洛帶人遷居閩南,為了讓后世記住祖宗發(fā)源地,便將此地命名為“洛陽”,以告后世,萬里南遷,始于河洛。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歷代修橋碑記 
雖在古跡繁多的八閩大地洛陽橋并不引人注目,但它在橋梁史上地位頗高,不得不說的便是它先進的建造術(shù)。
洛陽橋址位于福建省江海匯合處,江潮洶涌,浪濤搏擊,所以在橋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它也是一個難題。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勤勞聰明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首創(chuàng)了“種蠣固基法”,就是在橋下大力養(yǎng)殖海蠣等水生物,它們的分泌物可以將橋墩的石頭牢牢地凝固在一起,這也是世界上把生物學應用于橋梁工程中的先例。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贊洛陽橋是福建橋梁的狀元,他說:福建自洛陽橋興建成功,泉漳兩地相繼修成“十大名橋”,為橋梁技術(shù)開辟了新紀元,致有‘閩中橋梁甲天下’之譽”。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依山傍海的泉州自然也是美食天堂,就像陳曉卿所說的:全國沒有哪一個地方能像泉州這樣有如此豐富的美食小吃。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因篇幅有限,所以泉州美食以及崇武古城、永寧衛(wèi)、五店市等打算單獨再起一篇,想看的小伙伴歡迎留言。
在這座煙火氣十足的小城里,小食攤上的面線糊、牛肉羹、潤餅的散發(fā)出的繾綣熱氣,熨貼人心。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晉江五店市紅磚厝 
行走泉州,滿城盡是閩南紅,暗紅色的古厝,浪漫的燕尾屋脊,斑駁的歷史就寫在檐角上、街巷里。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這是一片諸神狂歡的熱土。在這里,人神共居,眾神喧嘩。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閩南人蔡崇達在《皮囊》中寫道:在我生活的這個小鎮(zhèn),所有人都篤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也相信魂靈,它們有著和現(xiàn)世一樣的屬性,會餓到,也會吃太飽,會太胖,然后也會心情不好也會悶出病。

半城煙火半城仙,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眾神之城”

這也是一座眾神庇佑的城市,人們每日帶著信仰與熱愛穿行在俗世中。
人間煙火與神佛香火互相炙烤,生生不息。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guān)推薦
回復(2)
V10 發(fā)表于2021-03-29 19:07:59

泉州很有錢
貴賓
勛章
發(fā)表于2021-03-29 22:09:33

真的蠻適合一個人去的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