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11月初
目的地:天池
游玩天數(shù):1天
游玩人數(shù):3人(與家人)
運動強度:適中
費用:200元(在游俠客抱團出行,餐飲自己準備)
里程:吳越古道現(xiàn)保存完整可爬行的的青石古道約15公里。(全長是35公里)
途徑主要景點:七仙橋、磕頭石、九曲溪、半仙亭、紅花樹瀑布、千傾關、天池
必備物品:水(山下有小攤可現(xiàn)買,3-5元不等)、干襪子(長時間徒步會有腳汗)、干糧(路上幾乎沒有可以買干糧的地方)
@多多游樂園

《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蘆葦?shù)钠鹪,最早可以追溯到《詩?jīng)》,“蒹”就表示蘆葦一類的植物,而“葭”指的便是蘆葦。
蘆葦,之所以讓古人們將其和心怡之人聯(lián)系在一起,想必是那份嬌弱纖細的柔情撩撥到了他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就連最近熱播劇《如懿傳》海蘭也分外愛惜TA,還將其插瓶作為裝飾。
若你也愛那襲襲綽約的蘆葦身姿,想品鑒一番“露霜”來時的金秋美景,那就隨著筆者腳步,去吳越古道探尋一番吧!

先科普一下:吳越古道位于安徽省寧國市萬家鄉(xiāng)境內,是十大徒步經(jīng)典路線之一,為五代十國時期修建,是當時吳越(杭州臨安)與南唐(宣城寧國)的主要通道,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從杭州7:40分坐大巴,再轉中巴到達安徽吳越山莊,大概10:30左右到達,然后開始。
【 山路:曲徑通幽勾勒滿道盡帶黃金甲】
拾階而上,區(qū)別于其它山體一道道規(guī)矩排列并盤繞而上的石階,吳越古道更像是造物主不小心推翻了女媧的仙石,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塊所隨意堆砌而成的蜿蜒小道,大跨步直上或小碎步繞道,都是志趣盎然。


時逢金秋“霜降”節(jié)氣之后,枯萎的梧桐葉和落下的杉樹葉鋪滿了山道,入眸大有一番“滿道盡帶黃金甲”的景象。

蹭著道路邊探頭而出的蒺藜,踩在沙沙作響的秋葉上,再伴著耳畔盈盈環(huán)繞的水聲,曲徑通幽中你,或許還能偶遇幾束依然盎然綻放的鮮花,邂逅幾根蜿蜒上攀的粗樹藤。


或許那就是歷史上某個隋唐僧人曾休憩過的角落,或是村名香客攀談閑聊的地方。

吳越古道以其質而不野的特色,讓你在群山掩映中流連。
約2—3個小時(爬的快的小伙伴1個小時就可以到)抵達千傾關(與千秋關、昱嶺關合稱為浙北三關),再往上走一段就可以到達天池。

【天池:金秋蘆葦,輕撓你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千頃關為兩塊巨大而光滑的花崗巖構成,像門一樣擋在眼前,這一處天然石門,高近4米,厚約3米,其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此為逆光拍攝,事實上秋色更為怡人)

迎著陽光,經(jīng)過相機光學鏡頭的折射后,你可以拍下一道道灑在地面的彩虹。
而成片的蘆葦更是夾道歡迎,松軟地拂過你的面頰或摩挲在耳邊,似乎與你相見恨晚,想借著風聲和你低喃幾句,又好似是位久居閨閣的女子,躲閃著將她的蘆絮贈與給你。

再往前走400米左右就是“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了。

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頃山巔的浙西天池就此映入眼簾,據(jù)了解其是目前江南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湖泊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的主要棲息地(并未看到梅花鹿哦。


水天一色中,天池的蘆葦風姿更顯得“弱不禁風”,但依著清冽的湖色,其比“悠然現(xiàn)南山”的菊花更顯傲骨,那襯著緩伏的山巒,她卻擁有比“濯清漣而不妖”更清冷的味道。

踩在松軟的湖岸邊,跨過石縫間還沁著花香的溝壑,遙望那成片被吹起的白茫茫蘆絮,不禁感嘆:在這,還藏有這樣一番令人沉醉的秋色。

大概下午2點半,我們就從天池開始下山,經(jīng)過大概2個小時,4點半準時在山下集合。
全程下來,強度很適中,但鑒于15公里里程數(shù),還是建議大家要帶上護膝,并且做好熱身舒展運動哦!

最后,祝福大家也能與我一樣有幸在秋天尾巴,抓住“蒹葭蒼蒼”的爛漫美景!@多多游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