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們接到一通“尋物啟事”電話。來電的是錢先生,家住潮鳴苑南區(qū)。他要尋找的,是小區(qū)門口的一棵青桐樹。
“前天晚上回家,突然發(fā)現樹不見了,心里一陣落寞。”錢先生在這里住了七八年,時常加班到凌晨。夜深人靜回家的時候,這棵樹佇立在昏黃的燈光下,就像家人一般。
最近,潮鳴苑南區(qū)在進行老舊小區(qū)改造。錢先生說,如果是因此被挪走也沒事,自己只想知道,這棵樹被挪到哪里去了,是不是還好好地活著。
聽起來,就像掛念一個突然消失的老朋友。
錢先生拍攝的照片
五金店尤老板還記得它26年前的樣子
昨日下午,根據錢先生提供的照片,我在潮鳴苑南區(qū)門口東側的人行道上,找到了留下的“樹洞”。“樹洞”已經被一塊紅色木板蓋住,旁邊放著一塊“文明施工 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這棵樹沒有被栽種在綠化帶里,而是佇立在人行道中間,距離潮鳴寺巷48號2單元樓只有一米遠。住在2單元的林先生說,長得茂盛的時候,樹枝緊貼著窗戶,為了不影響住戶,街道每年都會修剪樹枝:“這棵樹不是很礙事的,不知道為什么會挪走。”
26年前,尤老板租下了樹旁的一個店面,開了一家五金店。當時,這棵樹只有一人高,被圍在一樓住戶建的小院子里。這棵樹生命力特別旺盛,沒多少年工夫,就長到3層樓高了,被挪走前已經快長到5層樓高了。
但在樹下住久了,尤老板一直盼望著這棵樹能被挪走。
“一到夏天,樹上的花就落一地,掃不掉,只能用水沖。” 尤老板說,每年夏天清理落花讓自己很痛苦,可小院子拆了,人行道也修了一次又一次,樹卻一直在。
樹被挪走后,尤老板希望能把旁邊的綠化帶修整好,種上一點低矮的綠植,好看,又不影響環(huán)境。
“感情是有的,但曬太陽更重要”
為了挪樹,居民一起寫了聯名信
那么,這棵樹被挪到哪里去了呢?
潮鳴街道舊改辦的工作人員拿出了一張《杭州市下城區(qū)住房和城市建設局行政許可決定書》,上面顯示,這棵青桐樹連同潮鳴苑南區(qū)里的樟樹、合歡,一共11棵樹被挪走。其中,9棵被安置在蕭山區(qū)管前路所前鎮(zhèn)第一小學北。
雖然還活著,但這些樹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位工作人員說,目前施工單位豐和營造集團正在設計新的綠化方案,會重新為小區(qū)栽種一些低矮的、觀賞性強的綠植。同時,為這11棵樹估價,用來抵扣新的綠植費用,F場可以看到,綠化帶里的土已經被翻松過,等著種上新的植物。
修剪或移動樹木,必須得嚴格按流程審批才行。這位工作人員說,需要經過張貼公示、網上申報、遞交申報材料和相關材料、綠化辦現場確認、通過審批、領取批復等流程。
潮鳴苑南區(qū)知足弄老舊小區(qū)改造,之所以將綠化納入改造項目,是因為居民寫了聯名信。“但聯名信已經上交綠化辦,我們也沒有留底。”該工作人員找出了一張挪樹的公示照片,公示剛好貼在錢先生反映的這棵樹上。
小區(qū)居民陳阿姨證實了寫聯名信這事。陳阿姨說,11月的時候有一封聯名信,好多人簽名,自己也簽了。
陳阿姨是20多年的老住戶了。以前,樹不高,看著心里舒服,乘乘涼也蠻好。但這些年,樹越長越高,已經嚴重遮擋了陽光。
“不僅在家里曬不到太陽,就算在小區(qū)里坐坐,也曬不到。”陳阿姨說,看著這些樹長起來,感情肯定是有的。但是,年紀大了,還是覺得曬太陽更重要。
舊改中的潮鳴苑南區(qū)
那些推窗可見的大樹
有了年歲,成了朋友,卻也遮了陽光
留下還是挪走?一起來說說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