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2-08-08 09:05:46
9760
閱讀
21
回復(fù)

尋花問柳白沙堤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這是白居易當(dāng)年游玩了西湖白堤、孤山之后寫下的千古名篇 《錢塘湖春行》。鶯爭樹,燕啄泥,亂花迷眼,草沒馬蹄,多么令人欣喜的早春景象!
身為杭州市長的白居易最愛游西湖的湖東,走在綠楊蔭里的白沙堤上,流連忘返,不知疲倦。
可見,白居易時,白堤,即當(dāng)時的白沙堤已經(jīng)存在。雖然白居易也為杭州筑過一條長堤,但并非現(xiàn)在的白堤。而許多人想當(dāng)然地把白堤當(dāng)作了白居易所筑,自然是不對的。連著名的散文大家余秋雨也誤解了。
不過,這樣的誤會也無妨矣。
為了紀(jì)念白居易,把某一堤改名為白堤也是可以的;蛘,白沙堤改名為白堤,正來自于此。只是,這白堤并非白居易所筑而已。
白堤美,早春的白堤更是美。楊柳吐翠,綠條依依;桃花雖普遍未開,但竟然已有一棵桃樹滿樹綻紅,花蕾密布,甚至已經(jīng)有兩朵桃花完全盛開了,打破了眾樹的寂寞。如今雖看不到鶯歌燕舞,但西湖里的野鴨、鴛鴦卻在盡情地嬉戲和呢喃,還有鮮紅的金魚也是放開膽子在水草中暢游。偶有麻雀吱吱喳喳地叫著,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恰似歡迎前來游湖的大人小孩,良可喜也。
初春,帶小朋友到白堤尋花問柳,自是別有風(fēng)味啊!
周日,我們一起去白堤尋花問柳吧。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guān)推薦
回復(fù)(21)
V16
發(fā)表于2021-03-04 21:00:44

初春的白堤,楊柳依依,桃樹都是光禿禿的。
但其中有一棵卻滿樹綻紅,還有兩朵已然盛開。


V17
勛章 勛章
發(fā)表于2021-03-05 08:07:43

春天到了
V16
發(fā)表于2021-03-05 14:31:46


巧學(xué)成語

積累成語很重要,但學(xué)會成語解釋更重要。我就教學(xué)生一種最簡便、實用的成語解釋法,即字面分析法。學(xué)會這種方法后,只要不是太難的成語,學(xué)生不需要查詞典和百度,就可以自己解決了:先字面解釋,再引申一下,就大事告成了。不用死記硬背,又能靈活應(yīng)用,考試自然是高分。
更妙的是,學(xué)會了這種成語的字面分析法后,以后學(xué)習(xí)和解釋詩詞、文言文,也就輕松得多了。因為方法是相通的。

尋花問柳這個成語很有意思。網(wǎng)上和詞典大多解釋為:
一,玩賞春景。
二,也指宿娼狎妓。
也有詞典增加“玩弄女性”、“比喻放蕩行為”等解釋的。

我們今天要用的大體是它的原意,即玩賞春景。我們要到西湖白堤去尋花問柳、玩賞初春之景。
當(dāng)初,詩人、作家們用的也正是此意。
尋花問柳,也可作問柳尋花,還有作問花訪柳、尋花覓柳等。
杜甫《嚴(yán)中丞枉駕見過》:“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陸游《初春出游戲作》:“綠窗百舌喚春眠,問柳尋花意已便。”
吳敬梓《儒林外史》:“這樣好天氣,他先生正好到六橋探春光,尋花問柳,做西湖上的詩。”嘿,它還真跟西湖發(fā)生了關(guān)系。

不過,今天我還要運用它們的最初之意。尋:尋覓。問:詢問,追究。
因為我們真的要到西湖白堤去賞柳、問柳,尋花,賞花。并結(jié)合詩詞、傳說等來欣賞和研究柳樹、桃花。這樣就更有意思了。

所以,我們既學(xué)成語、詩詞,又學(xué)作文寫作。而且是在游玩西湖、欣賞初春美景的同時來進行的。
你說好玩不?
 
V16
發(fā)表于2021-03-05 20:39:22
1#


一位在報社工作、管過旅游版的朋友說:
白堤上每年都是這棵桃樹先開花的。

哈哈,看來不是偶然,而是每年如此。
這棵桃樹成了春天信使,春天一來,它最早開放,然后引得眾花爭艷。
V16
發(fā)表于2021-03-06 18:02:21
2#


關(guān)于桃花的古代散文
 
 
關(guān)于桃花的古代散文,最著名的當(dāng)然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了。
 
桃花源記
 
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由于這篇散文,產(chǎn)生了一系列成語:
世外桃源、與世隔絕、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不足為外人道。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明代的袁中道寫過一篇名叫《再游桃花源》散文。雖短小,卻也寫得極有味道:
 
再游桃花源

明日過桃源縣,之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朔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嚙,皆若靈壁。
 
明代的另一位文學(xué)家高濂:,則專門寫過一篇《蘇堤看桃花》的散文,將蘇堤的桃花寫得美麗迷人:

蘇堤看桃花

六橋桃花爭艷,賞其幽趣數(shù)種,賞或未盡也。若桃花妙觀,其趣有六:其一,在曉煙初破,霞彩影紅,微露輕勻,風(fēng)姿瀟灑,若美人初起,嬌怯新妝;其二,明月浮花,影籠香霧,色態(tài)嫣然,夜容芳潤,若美人步月,豐致幽閑;其三,夕陽在山,紅影花艷,酣春力倦,嫵媚不勝,若美人微醉,風(fēng)度羞澀;其四,細雨濕花,粉容細膩,鮮潔華滋,色更煙潤,若美人浴罷,暖艷融酥;其五,高燒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紅綃,爭艷弄色,若美人晚妝,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將闌,殘紅零落,辭條未脫,半落半望,兼之封家姨無情,高下陡作,使萬點殘紅,紛紛飄泊,或撲面撩人,或浮尊沾席,意恍蕭騷,若美人病怯,鉛花消減。六者,惟真賞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茵堆錦,我當(dāng)醉眼席地,放歌詠懷,使花片歷亂滿衣,殘香隱隱撲鼻,夢與花神攜手,巫陽思逐,彩云飛動,幽歡流暢,此樂何幽。

V16
發(fā)表于2021-03-07 16:02:52
3#


跟桃有關(guān)的成語
 
世外桃源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紅柳綠柳綠桃紅桃李門墻凡桃俗李二桃殺三士公門桃李濃桃艷李桃李春風(fēng)門墻桃李桃李門墻艷如桃李桃羞杏讓桃來李答桃李精神李代桃僵桃僵李代僵李代桃將李代桃僵桃代李以桃代李流水桃花桃花流水桃李滿門桃李滿天下桃李遍天下桃李之教李白桃紅報李投桃投桃報李投桃之報桃李之饋桃之夭夭桃夭李艷桃夭柳媚柳夭桃艷桃腮粉臉桃腮柳眼杏腮桃臉杏臉桃腮艷如桃李桃李成蹊桃李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蹊柳陌桃蹊柳曲桃李爭妍桃花潭水夭桃襛李夭桃穠李夭桃秾李艷如桃李冷若冰霜二桃三士方桃譬李


現(xiàn)在可以讓小朋友做幾個有趣的練習(xí):

一,為這些成語標(biāo)點,使互相分開。
二,找出重復(fù)的,或有錯誤的。
三,從中找出跟桃花有關(guān)的成語。

V16
發(fā)表于2021-03-09 00:06:52
4#


柳樹為何表示離別或挽留?
 
柳樹,真是一種值得我們了解和研究的樹。
在古典詩詞中,有大量詠柳的句子,而且往往與離別有關(guān)。
例如前面舉到的《詩經(jīng)\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又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明代郭登《送岳委方還京》:“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
還有無名氏的《送別詩》:“柳條折盡飛花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為什么柳樹會成為古典詩詞中表示離別或挽留的象征呢?
因為古人人經(jīng)常以折柳枝送別。它有三重含義:一表惜別,二表挽留,三表祝愿。
一,惜別:
因為柳枝飄飄悠悠,似有依戀惜別之情。它包含著中華民族溫柔、含蓄、謙遜、涵養(yǎng)等品質(zhì)。
二,挽留。
一方面是柳條彎彎,長且細,猶如絲線,可以挽留。
另一方面是柳與留諧音。所以,柳,即留也。
三,祝愿。
祝愿離別的人到他鄉(xiāng)后堅強、能生存,并能生機勃勃、健康發(fā)達。
因為柳樹生命力頑強,隨便一插即能存活,而且生長得快而繁茂,所謂“無意插柳柳成蔭”。故借此祝愿離別的人到他鄉(xiāng)后,能夠隨遇而安,同時也希望離別的人能夠剛毅、堅強、不屈不撓、堅韌不拔。
而柳樹在開春后發(fā)芽、吐綠,生機盎然,也是借此祝愿離別的人能夠像柳樹一樣生機勃勃,春光無限,身體健康,仕途或事業(yè)發(fā)達。
 
V16
發(fā)表于2021-03-09 15:53:07
5#


柳樹的得名和初義

在古詩詞中,柳樹經(jīng)常作為離別和挽留的象征。因為柳樹的柳與留諧音。
那為什么當(dāng)初把這種樹取名“柳”呢?
這跟柳樹本身和特點和我國古代的木頭作業(yè)法有關(guān)。
柳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字。
木材是人們的生活中很重要的材料。在古代,由于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干非常困難,而砍伐兩寸來粗的樹干樹枝則輕松多了。因此,先民所用木材往往取用兩寸來粗的枝干。
在長期使用中,人們發(fā)現(xiàn)柳樹與眾不同的特點:砍伐枝干后,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長得快,干又直,便于使用。這是其他樹種無法比擬的。因此,慢慢形成了對柳樹的特殊伐木作業(yè),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等待新枝萌生,到一定時候又可伐取新的枝干。就這樣,每隔幾年,就可伐取一批干來利用。
這種伐取木頭枝條,保留樹干的作業(yè)方式,很得百姓歡喜,后廣為傳播,被人們普遍利用。這就柳樹得名之由來。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樹干留下,只取樹枝,以便反復(fù)利用。
由于柳樹生命力頑強,對土地條件要求很低,便于北方干旱地區(qū)廣泛種植。北方一些地區(qū)常用柳樹來營造頭木林,民眾采用頭木作業(yè)法周而復(fù)始地獲取薪材或編織材料。
在甘肅一些地方,人們將頭木作業(yè)伐取的柳樹枝干修整后,剝皮,埋入土,再灌上水,幾個月后待枝干周圍的泥土發(fā)黑時,挖出枝干,陰干使用。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柳樹枝干用作椽子,不翹不裂,不生蛀蟲,可謂上等木材。

V16
發(fā)表于2021-03-10 20:04:54
6#


柳樹,為什么又叫楊柳?

在古代詩詞中,經(jīng)常把柳樹稱為楊柳。
楊柳,這并非是兩種樹的合稱,而指的就是柳樹。
如前面列舉過的詩詞: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jīng)\采薇》)
狂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又如溫庭筠 《題柳》: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柳永的《雨霖鈴》: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甚至也有倒過來稱柳楊的,唐朝姚系的《庭柳》:
裊裊柳楊枝,當(dāng)軒雜佩垂。交陰總共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jié)更傷離。愛此陽春色,秋風(fēng)莫遽吹。

還有直接以楊代替柳的,如前面講到的韓愈《晚春》: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那么,為什么柳樹會稱作楊柳呢?
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楊柳為隋煬帝賜姓。因為隋煬帝性楊。
 
傳說隋煬帝命人開鑿了大運河,于是乘船南下,賞風(fēng)光,看美女。船行至江南,河畔兩側(cè)多種柳樹,樹蔭斑駁,可供人歇腳遮陽。楊廣甚喜,一時興起,便將自己的姓氏賜予柳樹,因此柳樹得名楊柳”。
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載:隋煬帝登基后,下令開鑿?fù)菔阑ㄗh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rèn)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并親自參與種植,御書賜柳樹姓楊,讓柳樹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有了楊柳稱。
比這兩者更周全和有趣的一種說法是:
大運河建好之后,隋煬帝就迫不及待地乘大龍舟南下,去蘇杭游玩。據(jù)說,隋煬帝和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一樣,見了女子就清爽,見了男子就覺得臭氣逼人,所以日常起居均用女子。隋煬帝乘了龍舟,天也藍,水也綠,不免心曠神怡。他舉目遠眺,看見那提岸上一群混濁的男子在使勁拉著纖繩,隋煬帝立刻失去了興致……負(fù)責(zé)船運的官員見龍顏不悅,心里了,立即命人召集了數(shù)萬名年輕女子沿著河兩岸,五人一組,十人一行,用那彩色絲綢拉著船而行。隋煬帝見了,馬上笑逐顏開,連夸那個官員會辦事,官銜連升三級。但隋煬帝看拉纖的女子香汗淋漓,憐香惜玉起來,令官員在運河兩岸種植柳樹,給那些女子遮蔭,并給樹賜了國姓,命名楊柳”……
一句話,柳樹之所以又叫楊柳,乃是隋煬帝賜姓之故。
但這僅僅是傳說。傳說雖然美好,但并非真實,甚至不合常理。因為早在隋煬帝之前,柳樹早就有了楊柳的別稱。比隋煬帝早得多的《詩經(jīng)》里就已經(jīng)稱為“楊柳”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另外,假如真的在運河兩岸種植柳樹,讓眾女子牽繩拉船,也是不符合生活常識呀:運河兩岸都是柳樹,眾女子又如何用纖繩拉船?
 
其實,早在漢代的許慎《說文解字》里就有解釋:”柳,小楊也。”
現(xiàn)代的《辭!防锝忉屃“木名,柳屬植物泛稱。楊柳科,落葉喬木或灌木。”
柳和楊,都屬于楊柳科。所以,柳也可稱為楊,或稱楊柳。

V16
發(fā)表于2021-03-11 18:32:27
7#


插柳的習(xí)俗和傳說(上)

古代不僅有折柳的習(xí)俗,而且還有插柳的習(xí)俗和由來傳說。
插柳,主要是在清明節(jié)前后。這跟氣候、時節(jié)有關(guān)。清明時節(jié),正是春天爛漫的季節(jié),柳樹本身就生命力旺盛,隨插隨活,又能綠柳成蔭,既美觀又可乘涼,所以在此時插柳,預(yù)示著人們像春天一樣欣欣向榮,生命美好。
在過去,每當(dāng)清明節(jié)到來,人們就在門柳枝。安徽涇縣、壽春稱之為避瘟疫,湖南長沙稱之記年華,浙江臺州傳說可以除蟄蟲(百足蟲)河北冀州、浙江杭州、內(nèi)蒙張北以及寧夏的絕大部分地區(qū)則傳說可以祓除不詳
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稱為三大鬼節(jié)。人們?yōu)榉乐构淼?/font>騷擾和侵害,就在六上插柳。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跟桃一樣具有驅(qū)鬼和辟邪的功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關(guān)于插柳習(xí)俗的來歷,有各種說法:

一說:紀(jì)念神農(nóng)。
傳說,神農(nóng)氏“教民稼穡”,他是各項農(nóng)事祖師神。過去,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yù)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

二說:紀(jì)念介之推。
在過去,每年立春之后的寒食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門前插柳,
介之推,是春秋時晉國大臣傳說因受驪姬迫害,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別逃往他國。介等大臣陪同重耳流亡17年。有一次,重耳生了大病,危在旦夕。為了給重病體弱的重耳增添營養(yǎng),介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煮成肉湯,給重耳吃,使他恢復(fù)了健康。后來,耳返回晉國,成為國君,史稱晉文公。
重耳當(dāng)上了國君后,對曾經(jīng)跟隨他流亡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賞?墒牵í毎褜λ刑厥鈳椭慕橹仆o了。介之推背著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xiāng)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隱居。介之推的手下抱打不平,在宮門上貼了一張無名帖,上面寫著:有一條龍,奔西逃?xùn)|;好幾條蛇,幫它成功。龍飛上天,蛇鉆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晉文公看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疏忽大為不安。他立即派人去找介之推。不久,差人稟報:介之推已進綿山隱居。深感慚愧的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然而介之推卻避而不見。晉文公知道介之推是個大孝子,便宜聽從手下的建議,火燒綿山,留出一條小道,想以此逼介之推顯身。可是,火燒了三天三夜,森林變成了焦土,仍未見介之推母子出來。
大火熄滅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介之推母子雙雙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了。晉文公對此內(nèi)疚不已,便下令把介之推母子葬于綿山,改綿山為介山,并修建之推祠堂。
介之推死的時候,正值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因為他是被火饒死的,晉國人為了紀(jì)念他,以后就在清明前不舉煙火,只進冷食。后來就演變成為"寒食節(jié)"。
到了唐朝時,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并,寒食禁火的習(xí)俗逐漸消失。但清明團子的來源可能正是寒食的風(fēng)俗。
后來,人們每到清明節(jié),就插柳枝,以紀(jì)念介之推,則是"招魂"。
V16
發(fā)表于2021-03-12 15:30:43
8#


插柳的習(xí)俗和傳說(中)

三說:與黃巢有關(guān)。
黃巢起義時規(guī)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xí)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但有的地方在清明節(jié)時,男女都要頭上戴柳,而且在車馬轎上也要插柳,據(jù)說是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故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但不知它是否與黃巢有關(guān)。
江蘇蘇州、浙江永嘉等地,人們清明節(jié)頭戴柳圈,小孩在柳圈上點綴花朵,而女子則攢成柳球戴在發(fā)際,寓意容顏不老。

四說:紀(jì)念柳永。
北宋詞人柳永,才華橫溢,善于作詞。而且,其詞作深受男女老幼的歡迎,故有“凡有井水處皆唱柳詞”的說法。
柳永(987—1053)原名三變,福建崇安人。因為家里排行第七,所以也叫柳七”。他父親柳宜飽讀詩書,而且官做得很大。.深受影響柳永把讀書做官看成是人生的第一目標(biāo)
但他仕途坎坷。大約在30歲的時候,公元1017年赴京趕考,沒考上。五年,第二次開科又沒考上。他寫了一首《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fēng)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fēng)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是一首發(fā)牢騷的詞,但那優(yōu)美的詞句和音律卻征服了所有人,常被官家和民間的歌舞晚會所借用,最后還傳到了宮里。宋仁宗聽了,大為惱火,對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又過了三年,柳永再次參加考試,終于以他出眾的才華通過了。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看到柳三變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鶴沖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柳三變的名字勾掉了。
從此,柳永就不再追求功名,而是專心于填詞。自我解嘲說:我是奉旨填詞。終日流連歌館妓樓、瓦肆勾欄。仕途上的失意帶來了他藝術(shù)上的成就他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俚俗詞派”,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名的詞。
由于柳永常往來于花街柳巷之中,與歌妓們交上有朋友,其歌詞真實反映了社會下層女子受壓迫遭蹂躪的痛苦生活。當(dāng)時的歌妓無不其才華,愛其歌詞,并以受柳永青睞為榮。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
詞是用來唱的。而唱它的人多是社會地位很低、被人瞧不起的歌妓。過去沒人專門從事詞的創(chuàng)作,但柳三變開始了專職創(chuàng)作。他開拓了詞的領(lǐng)域,不僅在內(nèi)容上創(chuàng)新,而且藝術(shù)形式上進行了探索。他一生寫了二百多首詞,為詞的通俗性、民間性、音樂性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中,最有名的詞當(dāng)屬《雨霖鈴》了: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他還為杭州寫過一首廣為傳唱的詞《望海潮》,可謂給杭州做了大大的廣告。
但他在做了許多風(fēng)流詞人以后,后來還是回到了封建士大夫的行列。他47中了進士,走上了.。并改名柳永。他做過縣令等,政績不錯,聲也好。但他的詞風(fēng)改變,脫“俗”變“雅”,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歌頌皇恩和粉飾太平的詞作。
最后,他在困頓中病故于襄陽。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
此后每年清明節(jié),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jì)念。因為他姓柳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清明插柳的習(xí)俗。
 
V16
發(fā)表于2021-03-13 14:37:18
9#


柳樹的品種

柳樹品種繁多,全世界有500多種,中國就有200多種,還有100多個變種。
中國的柳樹品種垂柳、旱柳、爆竹柳、白柳、楓楊圓頭柳、白皮柳、云南柳、紫柳、腺柳、杞柳、大白柳、大葉柳、細柱柳、棉花柳、朝鮮垂柳等。
而其中最主要的有垂柳、旱柳和白柳等。

胡桃科的楓楊樹,也是屬于柳。奇怪的是楓楊樹也叫楓柳、鬼柳,而且有七八十個不同的叫法,諸如胡楊、溝樹、元寶柳等。

柳樹有落葉喬木和灌木之別。

一般認(rèn)為柳樹的樹枝都是垂掛下來的,其實也有柳樹的樹枝是朝上的。
我記得有一個報道說,杭州古代就有柳樹的樹枝朝上的品種,清理西湖時,把淤泥搬到了八卦田,形成了一個八卦田公園。那兒就有長出了樹枝朝上的柳樹,應(yīng)該是古代品種被重新繁殖了。
實際上,即使現(xiàn)在,杭州也還是有樹枝朝上的柳樹的。早些年,我在墅園公園里就見到過這種樹枝朝上的柳樹。當(dāng)時還帶學(xué)生專門去觀察過這奇特的柳樹。
 
V16
發(fā)表于2021-03-14 09:54:24
10#

前面關(guān)于桃花成語的幾個練習(xí),很有意思的。
你讓你家孩子做了嗎?
我讓我綜合班的同學(xué)做了一下,大家感覺挺有趣,
但能夠做全對的,一個也沒有。
回頭我公布參考答案。
V16
發(fā)表于2021-03-16 02:23:34
11#


跟柳有關(guān)的成語
 
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花明柳暗桃紅柳綠眠花宿柳眠花臥柳眠花醉柳傍花隨柳傍柳隨花柳門竹巷尋花問柳問柳尋花問花訪柳尋花覓柳柳綠桃紅桃紅柳綠柳綠花紅分花約柳分花拂柳花說柳說柳營花市柳營花陣柳營試馬柳眉星眼柳弱花嬌花街柳巷柳街花巷柳腰蓮臉柳絮才高柳折花殘楊柳宮眉墻花路柳殘花敗柳敗柳殘花柳暖花春柳影花陰攀花折柳折柳攀花問柳尋花花明柳暗章臺楊柳柳骨顏筋顏筋柳骨顏精柳骨顏骨柳筋柳亸花嬌柳亸鶯嬌柳鶯花燕柳寵花迷柳暗花遮柳昏花螟柳嬌花媚柳眉倒豎柳眉剔豎柳眉踢豎柳媚花明花明柳媚柳陌花叢柳陌花街柳戶花門柳巷花街花街柳柳陌花衢柳衢花市柳陌花巷花街柳市花門柳戶柳暖花春柳泣花啼柳弱花嬌柳圣花神柳市花街柳啼花怨柳下借陰柳絮才高柳煙花霧柳夭桃艷桃夭柳媚柳腰花態(tài)柳柳腰蓮臉柳影花陰寵柳嬌花換柳移花移花換柳階柳庭花階柳市花路柳墻花墻花路柳覓花蒲柳之質(zhì)蒲柳之姿桃柳爭妍問柳評花楊柳宮眉楊柳依依花光柳影花花柳柳花紅柳綠花衢柳陌花說柳說花嫣柳媚花遮柳掩花遮柳隱桃腮柳眼桃蹊柳陌桃蹊柳曲摧花斫柳打桃射柳迷花戀柳拈花弄柳隨風(fēng)倒柳吟花詠柳詠桑寓柳
 

練習(xí):

一,為這些成語標(biāo)點,使互相分開。
二,找出重復(fù)的,或有錯誤的。
三,從中找出跟柳樹無關(guān)的成語

V16
發(fā)表于2021-03-16 21:41:31
12#

楊柳依依,桃花初放。
桃紅柳綠,鳥嗚枝頭。


V16
發(fā)表于2021-03-21 00:33:21
13#



美景如畫,游人如織。

V16
發(fā)表于2021-03-23 21:07:36
14#


野鴨爭食,風(fēng)箏競舞。





V16
發(fā)表于2021-03-31 03:07:07
15#


這個有趣的練習(xí),你家小朋友做了嗎?
我要公布參考答案了呵!


跟桃有關(guān)的成語
 
世外桃源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紅柳綠柳綠桃紅桃李門墻凡桃俗李二桃殺三士公門桃李濃桃艷李桃李春風(fēng)門墻桃李桃李門墻艷如桃李桃羞杏讓桃來李答桃李精神李代桃僵桃僵李代僵李代桃將李代桃僵桃代李以桃代李流水桃花桃花流水桃李滿門桃李滿天下桃李遍天下桃李之教李白桃紅報李投桃投桃報李投桃之報桃李之饋桃之夭夭桃夭李艷桃夭柳媚柳夭桃艷桃腮粉臉桃腮柳眼杏腮桃臉杏臉桃腮艷如桃李桃李成蹊桃李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蹊柳陌桃蹊柳曲桃李爭妍桃花潭水夭桃襛李夭桃穠李夭桃秾李艷如桃李冷若冰霜二桃三士方桃譬李


趣味練習(xí):

一,為這些成語標(biāo)點,使互相分開。
二,找出重復(fù)的,或有錯誤的。
三,從中找出跟桃花有關(guān)的成語。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