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歲的兒子,10個月的妹子

【2017生產日記】之頭胎 精華

二維碼
更新于2021-06-08 19:59:10
27872
閱讀
33
回復

生產的醫(yī)院是:杭鋼醫(yī)院
寶寶出生日期:2007.12.09
寶寶出生體重:5.3
生產方式:順
生產過程(我的經驗與想法):

     寫二胎,獎勵了澡盆一個,于是再寫頭胎,以示對版主表示感謝。

     雖然時間過去十年,但依然歷歷在目。相比二胎的天不怕地不怕,我的頭胎還是矯情很多,至少剛懷孕就開始休息,經歷過見紅保胎,好在最后一直都是順利的。

     懷孕的過程就不寫那么多了,都差不多,但是兩次生產的經歷卻是大相徑庭的,還是有必要記錄一下。

     選擇杭鋼醫(yī)院是因為近,方便,但是從最后的結果來看,其實這個選擇很需要商榷。

     記的生娃的那天,已經開始落霜,寒意十足。凌晨5點破水,當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卻沒有床位,于是就在待產室里一直呆到有床位,而痛意也是在搬到病房才開始有。那個時候杭鋼的住院大樓建起來還沒多久,房子很新,只是病床太緊張,好不容易擠進三人間已經感覺到很慶幸了。

     肚子從下午兩點開始痛,沒有間歇,就這么一直痛,那種痛很無助,因為沒人可以幫忙,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干熬,好在痛到四點半,開了八指,直接進入產房。生孩子很順利,17:10分,臭小子就生出來了,雖然個頭小,但聲音洪亮,以為痛苦都結束了,但其實并沒有。

     那年頭順產好像不管孩子大小都側切,我也不例外,切完自然就要縫針,就在筋疲力盡地時候聽到了兩個助產士的對話:

    “咦,怎么掉了一針,你過來看一下。”
    “對哦,你這里怎么沒縫啊,要么你把線拉過來一點,應該也是可以的。”
    “怎么扯,你過來幫我看看。。。。。。”

     我內心那個崩潰啊,于是問了一下情況,原來掉針了,我掙扎著說,別扯了,還是拆了重縫吧!想想縫針縫了一半,然后拆了重新開始縫,那感覺簡直比老壇酸菜還酸爽。

     那時候醫(yī)院只有輪椅,沒有推床,想要出產房,有兩條路,要么坐著輪椅,要么家屬抱出去。頂著幾十針的縫針實在沒有勇氣坐輪椅,看著束手無策的孩子爹,想讓他抱出去,估計也夠嗆。于是我選擇了第三條路,自己走出了產房。到底那時候年輕,沒有頭暈啥的,雄赳赳氣昂昂,回到病房,就像是個凱旋的戰(zhàn)士。

     只是后來月子里,因為縫針沒縫好的關系,下邊的傷口又裂開了,等到徹底恢復差不多也是三個月以后的事情了。因此想起那時候的血淋淋,二胎換了醫(yī)院,沒有了側切,卻在生產的時候老傷口又裂開了,好在二胎差不多一周就不痛了。

     記得十年前生老大的時候,住了三人間,住了三天院,花了2500元;生老二的時候,住了二人間,住了三天院,花了2900元,醫(yī)保直接抵扣,才花了900多。十年間物價飛漲,生孩子的費用倒是越來越便宜了。當然生兩個孩子都是干巴巴的生,沒有打針,沒有掛水,啥輔助的都沒用,我想要是在古代,應該也是不會走進鬼門關的那類吧!

     轉眼,兒子已經快十周歲了,女兒也十個月了,彈指之間時間就過去了,當初生兒子的時候,慶幸兒子不需要遭受生孩子的痛苦;然后生女兒了以后,又想著,如果女兒遺傳我的生娃節(jié)奏也是非常OK的。哈,女人總是很善變啊。

     兒女們都是最甜蜜的負擔,希望孩子們都可以幸福快樂的成長!
    【2017生產日記】之頭胎
10歲的兒子,10個月的妹子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33)
V13 發(fā)表于2017-05-24 10:16:09

11年前生的老大,再過2個月又要來一遍,接樓主兒女雙全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