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更新于2018-07-27 16:23:13
4235
閱讀
6
回復
3
收藏
1、緣起

在2017年12月省廳關于中考招生改革文件之后,

各種傳言不斷:

中考改革的目的這類沒用的廢話就不說了。

就像高考改革一樣,說的目的是減輕學生負擔啊巴拉巴拉,

結果呢?現(xiàn)實大家都看到了...

想當初很多媒體標題檔歡呼“取消保送”也是很有趣,

保送生是取消了,改名叫“分配生”可爽?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分分鐘玩死你沒商量。

等了大半年總算在昨天等來了一個寧波的細則(征求意見稿):

文件中主要有5個比較大的變動:

1、“增加模塊”怎么玩

2、“綜合素質(zhì)評價”怎么玩

3、"60%分配生名額"怎么玩

4、"自主招生"怎么玩

5、"取消加分"怎么玩

今天先解讀1、2、3三點內(nèi)容,4、5兩點明天繼續(xù)。

2、解讀“增加模塊考試”

目的目標這種廢話就不用看了,

實話君只聊點有用的:

在解讀前,仍然要先做好概念界定和名詞解釋:

小編一向不喜歡用媒體慣用的公辦民辦這類明顯挑事兒的分類,

也不喜歡“教學質(zhì)量好”“教學質(zhì)量差”這種分類,

因為決定學校好壞的,是學生 而不是硬件和師資。

所以此文的一切討論都不評價所謂的“教學質(zhì)量”。

沿用小編一直以來的行文習慣分為“強生源校”和“弱生源校”。

寧波詩句的新中考細則中第一次談到增加“模塊考試


增加模塊相當于加難度,

因為沈婷在文件中明確了難度系數(shù),

所以增加模塊可以滿足最前面重高增加區(qū)分度的需求,

這一條應該是重高施加了足夠的影響力之后加上的一條。

部分利好前面重高掐尖優(yōu)質(zhì)生源,

部分利好“強生源校”。

3、解讀”綜合素質(zhì)評價“

本來去年看沈婷的文件,
感覺在分配生和綜合素質(zhì)評定中貌似要體現(xiàn)為折算分值,

但是最終估計各地細則很難真正敢于走出這一步,
因為一旦按照省里要求折分計入各類招生錄取,那社會關注度就高。

再加上教育系統(tǒng)天生弱勢,

這種很難完全明確規(guī)則和分數(shù)的事情一旦引起不滿可能被鬧得天翻地覆。

所以看了寧波詩句的細則,各個學校應該都松了一口氣:

綜合素質(zhì)評價還是一張廢紙,不用擔心了:

畢業(yè)的必要條件?畢業(yè)證who care?

“重要依據(jù)和前置條件”,

那就是不算分的意思了,

既然綜合素質(zhì)測評不算分,而且優(yōu)等率控制非常不嚴格。

一般學校都想多考幾個重高,不會自己搞自己,
所以只要有可能考高中的學生基本都會給全優(yōu)。

所以不用操心了。
4、解讀“60%的分配生”

關于這個“60%分配生”的名額如何分配?
小編當時看了省廳文件之后是這樣感覺的:

只要按畢業(yè)生人數(shù)分到每個初中,那就是原來校內(nèi)排名的保送生,只是改個名字叫“分配生”,
而且沈婷文件明確了分配比例要從50%提高到60%。而且只能大于等于60%不能小于。還要向農(nóng)村菜場中學傾斜。

說不定菜中學區(qū)房變成進重高的捷徑,“弱生源校”學區(qū)房價格飛漲一房難求啊哈哈。。。
名額分配到校是關鍵,只要校內(nèi)排名就類似于原來保送生。

“弱生源校”利好。

畢竟中國的事情,政 治正確最重要。

在我國目前階 層分化赤裸裸的加劇的這個時代,

教育公平是最后的遮羞布,

不管“60%分配生”這樣的政策是否就是真正的公平,

但是社會對牛校越來越牛,貴校越來越貴,寒門難出貴子的非議之聲不斷,

為了照顧大眾的情緒,

所以表面的公平總是要維持一下的,

所以沈婷新方案的核心就是文件所說:

推進初中學校均衡發(fā)展。

沒辦法,前一段時間偏向效率,犧牲公平。

發(fā)現(xiàn)群眾意見大了,現(xiàn)在又要偏向公平,就必然要犧牲效率。

正所謂“矯枉必須過正”,但是看完了寧波詩句的細則文件,小編覺得這個文件的確高明,

基本架空了沈婷的部分意圖,

為將來倒向“強生源校”和“弱生源校”都留下了很好的伏筆,

只需要將來做出技術性的解釋,

就可以隨意變?yōu)?ldquo;公平優(yōu)先”或者“效率優(yōu)先”。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高明的文件:


1、選擇從2021這個時間節(jié)點開始將分配生增加到60%非常不錯:

因為一般法不追溯既往,新出臺的新政策造成不同的博弈格局明顯會對現(xiàn)在的初一學生當初的選擇造成影響,如果知道中考時會如此60%名額分配,說不定很多人就會選擇留在“弱生源校”拿“分配生”名額。

如果從18年入學,2021中考生開始則無爭議。畢竟相當于比賽前規(guī)則都告訴你了,你愿意選擇何種參賽方式也是你的自由,自己承擔自然后果也能心服。

2、寧波詩句并未完全像沈婷文件所說將60%的分配生給學校,是這樣玩的:

分配名額的75%均分,也就是重高名額的45%拿出來。

剩余名額怎么玩?

詩句的文件讓人非常困惑,看起來自相矛盾,不知道到底是傾向如何。

前一句還在說“剩余名額根據(jù)初中學校辦學水平、年度發(fā)展性評價和規(guī)范辦學等情況統(tǒng)籌分配。”感覺貌似要利好“強生源校”。

下一句馬上就跟上“定向分配向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傾斜”,貌似又是傾向“弱生源校”,不過這細則不細將來才能有更多可操作的空間。

在錄取辦法細則中仍然延續(xù)了上面的自相矛盾之描述:


前一句提到“一校一線”,這明顯是對“弱生源校”利好,但是后面立馬就是四個字“差額錄取”,好像要利好“強生源校”,但是最后又接了一句:“向農(nóng)村弱校傾斜”,小編已經(jīng)被寧波詩句的文字高手們繞暈了,到底是往哪邊傾斜?

結語

其實為何如此糾結,原因也簡單:這是各方博弈的結果

各市新中考招生細則沒出之前,關于60%的分配方案,肯定各方還要做最后爭取。

“弱生源校”希望延續(xù)省廳意志,完全沿用目前保送分配,完全參考畢業(yè)生總人數(shù)。

“強生源校”希望細則能夠考慮生源因素,對其加以區(qū)別對待。

杭州的形勢也大致如此

“弱生源校”人數(shù)眾多,無數(shù)雙眼睛緊盯著細則出臺。

“強生源校”人少但是背景深厚能量巨大,能否影響市里細則,逆天改命?

各方拭目以待。
關于“自主招生”和“取消加分”,你怎么看?

來源:實話教YU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6)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