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包括我們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比如疫情,就在重塑我們對于房子的價值觀。
這也是世界真相的一部分。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豪宅和高端小區(qū)基本上很少有疫情,而剛需項目、租客多的項目,爆出疫情的情況則很多。
特別是流動人口多的小區(qū),越多的流動性,就代表越大的不確定性。
雖然這有一個比例的關系:豪宅和高端小區(qū)比較數(shù)量少,80%的小區(qū)畢竟都是剛需和剛改項目,但是事件背后,值得關注。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盡量買自己夠一夠的最好小區(qū)。不要為了省錢去買差的小區(qū)。
買了更好的小區(qū),短期生活上節(jié)約一點,本質上幸福感沒有降低。但是買到了糟心的小區(qū),才會真正降低幸福感。
除了居住者的不確定性,物業(yè)服務也很重要:物業(yè)服務越好的小區(qū),爆發(fā)疫情的概率越小。
阻斷連接,是阻止疫情傳播的最好方式,物業(yè)服務就是一道防火墻,能夠做好小區(qū)和外部的安全防護。
物業(yè)服務越好,越讓人覺得安全。
以后買房,盡量買物業(yè)好的,物業(yè)費貴的,物業(yè)服務標準高的。
把前面兩點疊加起來,就是:
物業(yè)服務差的、投資客和租客比例過高的剛需小區(qū),二手房接盤建議慎重。
至于幾乎都沒有物業(yè)服務的小區(qū),建議就別碰了。
記住,此條不只是適用杭州,到哪里都是。
如果疫情在同小區(qū)居家隔離時傳播,除了接觸,還有一個隱蔽的鏈條:
隱蔽工程。
下水道、通風管井、空調進出風口等,這些看不見的地方,很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渠道。
品質,從來不是立面和精裝修這些表面功夫,而在于看不見的地方。
就像城市,摩天大樓不是城市的良心,下水道才是。
因此,務必去買那些隱蔽工程靠譜、施工質量真正讓人放心的房子。
千萬不要因為久搖不中、或貪圖便宜,去買了一些表面看起來挺好、但實際不好的房子。
行情好的時候,賺錢比安全重要。
行情差的時候,安全比賺錢重要。
不管行情好差,質量都是最重要。
租購同權就是一個偽命題。
這則情況說明,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換句話說,租購同權也無法真正實現(xiàn):
所有權利,都有成本。你要享有什么樣的權利,就得支付相應的成本。不可能支付很低的成本卻有享有很高的權利,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人替你買單了。
你要享有和商品房、和產(chǎn)權所有者同等的權利,就要支付對應的成本,否則,誰都不會答應。
想用夏利的錢買賓利,怎么可能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看利益,只要從利益角度隨便算一下賬,就知道了。
買房吧,我們終究會從幻夢中醒來。
房子就是階層,我們看似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城市,其實完全不是。也從來沒有同一個夢想。
疫情也在改變我們對于配套和生活的認知。
當我們可以自由行走世界的時候,小區(qū)身邊的配套往往沒那么重要,但是,當疫情來襲,而且越來越成為常態(tài),房子周邊的環(huán)境就變得很重要。
特別是有神獸的家庭,學校一般規(guī)定,不得離開本市。那么,就近的地方怎么遛娃,就成了重點。
如果有好的自然景觀、公園等人文景觀,就會讓人更舒適,也更宜居。
比如運河亞運公園,前兩個周末,我每次路過,都是人山人海,帳篷成堆,風箏滿天。
我們需要生活,更需要就近的安全的能夠自由呼吸新鮮空氣的生活。
鄰里氛圍也變得尤為重要。
隔離期間,如果一群維權的刺頭組成的小區(qū),一群為了個人利益不顧一切的小區(qū),會發(fā)生什么,不知道。
每個人最終的安全感,都是來自身邊人;而每個人居住的安全感,除了物業(yè),就是鄰里氛圍。
前段時間,在《知識星球》中寫了這樣一段話:
最近跑中介店,感觸頗深:
奉勸各位朋友,謹慎維權。
哪怕維權,建議低調進行。
一旦一個小區(qū),在中介群體中整體印象很差,
覺得小區(qū)風氣不好,他們就不推薦,
或者故意引導到更好的小區(qū),
甚至個別導致相鄰樓盤價格打七折,
最后,就是全體業(yè)主買單。
畢竟,現(xiàn)在二手房根本不缺,
接盤的又基本都是自住客戶,
居住品質、環(huán)境和社區(qū)氛圍很重要。
將心比心,幾個人愿意和一群刺頭做鄰居呢?
千金買鄰,是時間驗證的真理。
越嚴重的疫情之下,越多人對大城市失望的時候,就應該買入大城市。
大城市的房價在疫情之后,會復蘇。因為在疫情之下,富人的生活本質上受影響極小。
莊家穩(wěn),底盤就穩(wěn)。盡管很多失望的人抱怨,但不好意思,大城市不相信眼淚。
一面是慌亂的疫情,一面是即將復蘇的房價,世界從來如此荒誕和真實。
至于很多人想離開大城市去到的小城市,疫情來了,你連抱怨的機會都沒有。哪怕你聲嘶力竭的呼喊,根本沒人聽得見。
你有聽了西南那個已經(jīng)封城許久的小城市的人的呼喊了嗎?已經(jīng)有上百個城市實行了封控和管控區(qū),除了上海等有限的幾個,其他的城市的人的悲傷和痛苦你聽見了嗎?你聽不見。如果你聽不見,等你到了那里,你就成了消失的聲音。
允許弱者呼喊、抱怨甚至謾罵的地方,才是普通人值得待的地方。
盡管它不完美,但是,世界從不完美。
最后說一點:
勸大家少看烏七八糟的信息。世界不是這樣的。
關心遙不可及、沒有答案、也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事,不如,努力想辦法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博人眼球的極端事件才會快速傳播,極端永遠只是個例。每一個極端的個例背后,尋常世界的一切,就被遮蓋了。
我們要相信的是常識。關于生活,關于世界,關于房子,都是。
上海一定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但一定沒有媒體和各大微信群中那么糟。上海就是上海。
投資買房也是,肯定沒有很多人宣揚的那么賺錢,但肯定不像很多偏激的人說的那樣傷天害理。
偏見會害死人,傲慢也是。
做自己該做的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做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好處的事,做讓自己和家人更有安全感的事。
很多人總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卻從來沒有為家人做一頓飯。
這不是心靈雞湯,對于普羅大眾來說,這是最簡單卻最難的事。
來源: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