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忽然官宣“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下放調控大權,表示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此話一出,舉座皆驚:這一表述此前可從未出現(xiàn)過。
住建部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xié)調機制部署會上的原話是:“要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也就是說,房地產政策的調控權將下放給地方政府。
緊接著第二天,也就是1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立馬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官宣放開120方戶型限購等措施,且立馬執(zhí)行。作為一線城市及立馬跟進限購放松的先行者,廣州這一輪的政策調整極具風向標意義。

廣州政策概要:1、限購區(qū)內,12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納入限購范圍;
2、限購區(qū)內,將自有住房用作租賃住房并登記備案的,或者取得房源信息編碼計劃掛牌出售的,購買住房時相應核減家庭住房套數(shù)。
3、對于具備合并不動產權證書條件的房屋,購房人可以申請轉移登記業(yè)務、合并登記業(yè)務一同辦理。
此前,曾有多地嘗試調控松綁,政策“一日游”比比皆是。但廣州很不一樣,是緊跟在住建部官宣口徑之后第二天立馬宣布,且力度極大。
前兩條措施打了個組合拳,大大釋放了改善需求及市場活力,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廣州幾乎已經沒有門檻了;后一條是針對歷史存留問題造成的“多證合一”。
120㎡以上住房不做限制,不限套數(shù);不限戶籍,外地人也可以來廣州置業(yè)——也就是說,改善房源徹底不限購了。
如果名下有多套房源,沒有房票怎么辦?只要將房子出租或者掛牌出售取得二手房房源編碼,就可以不算套數(shù)——在租或在售的房子,都不占名額了。這條政策,基本就可以破除限購了。
比如,李先生在廣州的限購區(qū)域內已有兩套住宅,如果他把其中一套出租,一套掛牌出售后,再去買房,就可以核減掉名下的兩套房,相當于名下無房。
眾所周知,越限購的區(qū)域,行情越趨于穩(wěn)定。放松限購,就是要全面釋放核心區(qū)的購買力,尤其是釋放改善需求。新政前,廣州有5個區(qū)域限購,1月27起,這5個區(qū)域相當于不再限購了,還差一步就全面解除限購了,即不用社保。
杭州目前的限購區(qū)域和廣州非常神似,只剩上城、拱墅、濱江、西湖區(qū)4個核心區(qū)限購,連蕭山區(qū)的奧體、余杭區(qū)的未來科技城都已經作為排頭兵,放開限購、試水市場了。結合前不久杭州放開土地限價和部分區(qū)域的新房限價來看,杭州也在一步步探索房地產轉型新模式。此外,和廣州一樣,杭州“多證合一”的歷史難題也亟待解決。
杭州會不會效仿廣州進一步放開限購?漸進式放松限購是大勢所趨,可能只是個時間問題,也取決于杭州對已放開限購區(qū)域的市場反響。畢竟,住建部也說了,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
不久前,中國經濟時報也發(fā)文稱,“一線城市限購漸進式松綁是大勢所趨”。

地方政府往往對自己城市的情況是最了解的,自主制定政策方案,政策可能會更靈活度,更精準,也更有力。2024年1月26日,或許將成為全國樓市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從這一天起,房地產政策調控自主權下放,也即意味著限購政策的調整是被默許的——全國新一波的房地產政策利好即將密集來襲!
來源:快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