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九、歷史
有同學說:歷史的難點在于題型比較靈活,即使你把整本書背得透透的了,但考試時看到題目還是一臉問號,根本找不到答題的關鍵點。
實際上,如果沒有把歷史的幾本書從頭到尾翻20遍以上,根本不算完成了第一輪復習。與自然科學不同,歷史沒有定律,但它可以總結規(guī)律,所以這很考驗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也考驗學生的背誦積累。雖然票選出來是最簡單,但可能真沒那么簡單哦。
難度八、生物
生物考的更多的是知識的細度,比的是誰把課本扣得更細更明白。例如必修幾第幾單元xx頁,xx行,旁邊的配圖是什么...理科中的文科名不虛傳。但也因為如此,很多生物高分的考生都是通過不斷重復知識點的背誦,甚至在做題的時候把每一個選項都拉出來再次加強背誦,最后都能記得很牢固。
所以生物難在如何背誦,只要肯努力還是有收獲的,有網友建議看教材的同時可以買漫畫生物書輔助記憶。
難度七、政治
政治需要背的知識點很多,但不少題目有相似的套路,萬變不離其宗,考個不錯的成績容易,但想考高分難。難在政治是主觀題偏多,拉開分數的關鍵在于對題目的理解,精準分析題目,答對要點才能拿高分。
近年來由于選考政治能在志愿填報中得到一定的優(yōu)勢,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這門科目,有的人甚至已經在為未來考研考公做準備而死磕政治,有心的同學可以多加關注哦。
難度六、英語
As for English. 高中英語真的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許多同學總是抱怨英語難,結果3500詞都還沒開始背,這能不難嗎?花點時間把英語的基礎打好,英語一定不負于你!
從2024屆?嫉姆謹稻來看,外語毫無意外是最高分的,相沖名校的同學甚至要把英語目標定在135~140分以上。但近年來英語可能會略微提升難度,超綱詞已經是常規(guī)操作,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多閱讀外刊原文或者嘗試做做考研英語的題目,因為無論是高考還是研考,題目的詞源都還是外刊。
難度五、化學
化學知識點細碎龐雜,需要記憶的東西非常多,且知識間聯系緊密,前期基礎沒打好的話,很容易后期崩盤。
平時要注意復習鞏固之前的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鏈,最難的是在高三?,考題十分不固定,考驗思維靈活度。
難度四、地理
高中學地理的時候,老師就說,地理應該是理科,在大學只收理科生,但在高中卻算是文科。當時內心:
地理學科又細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災害等等,看起來又實用,又有趣的學科,但江湖有傳言說:這是一門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學科!
比如下面這幾道題:
問:黃土高原的人為什么要戴頭巾?
你以為的:風沙大遮擋沙塵保護眼睛鼻子。
實際上:是為了減少洗頭次數。
問:為什么陜北農民喜愛種紅棗?
答案:因為紅色喜慶。
文科生常常感慨,地理地理,毫無天理,難度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自然地理計算題崩潰,人文地理選擇題不會!
難度三、語文
難度第三的語文,除了需要知識的積累以及大量背誦,更需要極強的閱讀理解能力,短期內很難大幅提升。下面那篇2017年的高考浙江語文真題,連閱讀題作者本人都直呼難。
當然吐槽歸吐槽,語文也是有解題技巧的,很多答案也是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我們把語文放到第三名。
難度二、數學
數學知識量大,考查綜合型強。函數導數圓錐曲線難度非常大,且分值占據總分半壁江山,不少同學高一的時候還在美滋滋,高二直接大崩潰!如果這三部分沒學好,高考想拿高分就別想了。
此外,明年的高考命題趨勢就是強化大語文大數學,物理最難還停留在2016年到2022年這一段時間的高考模式(所以說以后的第一名很有可能從物理變數學)。
難度一、物理
第一名,物理!這門學科是最接近神學的學科,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物理這層迷霧也在慢慢被撥開。但其過程是非常痛苦以及燒腦的,不信請看普朗克的顏值變化:
物理這門科目,入門十分簡單,但后期難度直接來個大跳躍!而且不能完全用數學思維來解,不然即使算到吐也算不對。要想學好物理,就必須了解物理公式是一個規(guī)律的總結,記住絕對是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死記硬背根本就不可能解好題,特別是綜合性的復雜度高的題。學習物理要有空間想象能力,要有很好的邏輯性,要有悟性,可能這里就是那1%的天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