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八省聯(lián)考?
所謂8省聯(lián)考,是指第三批新高考的8省,進行的第一次高考前模擬考試聯(lián)考。注意,不僅僅是考試,還有錄取和模擬報志愿。
1. 涉及省份
這八省是:廣東、江蘇、河北、湖南、遼寧、湖北、重慶、福建。其中包括了2020年37所百強高中,可謂名校神仙打架。
廣東:深圳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二中……
福建:廈門市外國語學校、廈門市第一中學、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廈門雙十中學……
江蘇:天一中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
河北:衡水中學、石家莊第二中學、河北省承德中學、河北省衡水二中……
遼寧: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東北育才中學,遼寧省實驗中學……
湖北: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岡中學,武漢二中……
湖南: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長沙市一中……
重慶:巴蜀中學、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市第八中學……
這八個省、市2020年高考總?cè)藬?shù)是331萬多人,約占全國高考人數(shù)1071萬人的31%,即約占1/3。因此,新高考不可小視。而這次統(tǒng)一聯(lián)考,估計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模擬聯(lián)考。
2. 八省聯(lián)考用一張試卷嗎?
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全國統(tǒng)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即:八省一張試卷。
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政治、生物,為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各省自行命題。即:使用地方卷。
3. 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日到25日考試對象:高考報名考生全部參加適應(yīng)性考試 評卷方式:和高考一樣,全省統(tǒng)一改卷 志愿填報:模擬高考進行適應(yīng)性錄取工作,即考生也要像高考一樣模擬志愿填報,模擬錄取

備注:
1)語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50分鐘,即兩個半小時。2)數(shù)學和外語(含英語、德語、日語、法語、俄語等)2個科目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鐘。即2個小時。3)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政治、生物等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即1個小時15分鐘。
2
八省聯(lián)考意義
01、熟悉新高考模式
這也是聯(lián)考的主要目的之一。通過這次聯(lián)考模擬考試,使考生適應(yīng)“不分文理,必考+選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試流程、試卷結(jié)構(gòu)和題型難度。
02、了解新高考賦分機制
新高考總分由必選科目卷面分+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構(gòu)成,也就是說只要參加高考,就能獲得最低等級的賦分。
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門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總成績的科目,從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區(qū)間壓縮到30-100分的賦分區(qū)間,整體成績的區(qū)分度實際上降低了。
所以,考生之間若要拉開差距,重點仍在語、數(shù)、外及物理/歷史,這些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的科目上。
03、弄清新高考志愿填報與投檔規(guī)則
本次聯(lián)考將完全模擬高考流程,當然也包括志愿填報與錄取流程。
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計劃時,將按物理科目組合與歷史科目組合兩個類別分開編制。
相對應(yīng)的,投檔方式也將按物理科目組合與歷史科目組合,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考生在填志愿時將按照“專業(yè)(類)+院校”或“院校+專業(yè)組”的方式進行,實行平行志愿投檔。
04、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
一是對上階段復習成果的檢測,通過這次考試,知道自己的問題之所在,明確后面二輪、三輪的復習方向與復習重點。
二是能了解到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情況,對目標定位更清晰,也可對目標及時作出調(diào)整;
三是利于考生調(diào)整考試心態(tài),經(jīng)歷的大型考試越多,到高考時越能穩(wěn)住心態(tài),更能沉著應(yīng)考。
3
選科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一、新高考八省首選科目情況分析
從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首選科目數(shù)據(jù)如下:
(1)遼寧省選物理的最多,達到86.21%;江蘇省為61.94%,河北省為57.71%,最少的省市是福建省,51.88%。八省市選物理學生約為59.16%,相比“3+綜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看,選考物理的人數(shù)有所下降。
(2)歷史學科湖北省選考最多,達到48.28%;其次是福建省48.12%,與湖南省特別接近。最少的是遼寧省,13.79%,令人驚訝。首選歷史占比為40.84%,相比“3+綜合”的高考模式(理科綜合、文科綜合)看,選歷史人數(shù)有所上升。
二、新高考八省再選科目情況分析
(1)再選,選擇生物學科的學生人數(shù)最多,江蘇省最高,82.16%;遼寧省第二,71.54%;湖南省第三,69.80%。八省市平均為65.33%,這個數(shù)據(jù)也令人驚訝。畢竟,生物學科需要這么多人才嗎?
(2)地理學科選考的人數(shù)也相對較多,最多的是江蘇省,84.17%,其次是福建省,56.13%;第三是廣東省,53.95%。八省市平均為53.57%,這也是一個很令人意外的數(shù)據(jù)。
(3)政治學科選考人數(shù)最少,36.42%。選考政治最多的省市是重慶市,49.59%;第二是河北省,49.58%,而江蘇省最少,18.64%。
(4)理科中的化學是最受傷的學科,選考化學最多的是遼寧省,65.04%;其次是湖南省,47.13%;最少的是江蘇省,14.83%。令人感嘆,江蘇省這是怎么啦?
三、新高考八省科目組合情況分析
平均最高的是組合是物理、生物、地理,16.26%;
排名第二的是大理,物理、化學、生物,平均為16.25%,看來傳統(tǒng)的大理影響仍然很強大;
排名第三的是大文科,政治、歷史、地理,占12.76%;
排名第4—12的學科組合分別是:
歷史、生物、地理,9.43%;歷史、生物、政治,9.07%;物理、化學、地理,8.78%;歷史、化學、生物,8.27%;物理、生物、政治,5.63%;物理、化學、政治,3.97%;物理、政治、地理,4.25%;歷史、化學、政治,3.56%;歷史、化學、地理,3.06%。
每個組合占比最高的省份如下:
物化生,最高占比是遼寧省,23.77%;
史政地,最高占比是河北省,18.85%;物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蘇省,45.32%;史生政,最高占比是重慶市,11.99%;物化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11.72%;史化生,最高占比是湖北省,14.08%;史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蘇省,20.76%;物生政,最高占比是遼寧省,7.73%;物化政,最高占比是重慶市,6.15%;物政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5.48%;史化政,最高占比是遼寧省,6.73%;史化地,最高占比是遼寧省,6.73%。
從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看,學生在首選和再選科目時,都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這使得化學學科受到了較大傷害,而生物、地理學科過度膨脹,對學科和學生的生涯都是不利的。
眾所周知,選擇物理學科最好填報志愿,就讀的專業(yè)和大學也很多。
而“3+1+2”的高考模式,使得學生為了回避強手同臺競技,被迫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學科,為了獲取高分。這種情況,是基礎(chǔ)教育的大忌。因此,在正確指導學生選科選考時,還是要立足學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從生涯規(guī)劃,長遠發(fā)展的角度考慮。
老師認為,八省聯(lián)考不僅僅是對新高考的一次預演,也是對考生及相關(guān)機構(gòu)的一次檢驗,通過這次預演,各自進行查漏補缺,為真正的高考打下夯實的基礎(chǔ)。